AI 時代快速來臨,許多企業主心中浮現同樣的疑問:「到底該不該導入 AI?」「若現在不開始,未來會不會跟不上競爭對手?」但實際踏出第一步時,LLM、模型訓練、生成式 AI 等陌生名詞,卻又讓人感到無所適從。
別擔心!這篇文章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 LLM 意思、LLM 是什麼技術以及模型訓練的三大階段,並帶您深入探討 AI 在現實應用中的各種可能性。同時,我們也精選了多個企業導入 AI 的案例,讓您充分了解 AI 技術能為企業創造哪些具體的商業價值!
目錄
目錄
LLM 意思介紹:為什麼它是生成式 AI 的語言核心?
LLM 意思是什麼?「LLM」是「Large Language Model」的縮寫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大型語言模型」。
簡單來說,它是一種可以理解人類語言、進行對話、撰寫文字的人工智慧技術,目前幾乎所有的生成式 AI(Generative AI)應用都是靠 LLM 來驅動。寫 Email、整理重點摘要、翻譯外文文件,甚至寫程式、畫圖,這些看似神奇的功能,其實都來自 LLM 強大的語言理解與生成能力。
那麼 LLM 為什麼這麼重要呢?傳統的 AI 只能幫您分類文字、找關鍵字,但 LLM 不一樣,它可以真正「說話」,甚至主動給您建議、幫您產出內容。例如,您只要輸入一句「幫我寫封道歉信給客戶」,LLM 不只是給您格式,還能寫出一封完整、語氣得體的信件。
也因此,LLM 成為驅動生成式 AI 發展的核心技術,尤其擅長語言處理,幾乎所有文字類的 AI 應用都離不開它!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知名的 LLM 模型,以下為常見的 5 種:
模型名稱 | 開發公司 | 特點 |
GPT-4 | OpenAI | ChatGPT 的核心模型,語言理解與生成能力極強,支援多語言,還能搭配各種插件來擴充功能。 |
Gemini(原Bard) | Google DeepMind | 最大優勢是能與 Google 生態整合,可以即時搜尋網路資料來提供最新資訊。 |
Claude | Anthropic | 特別注重安全性,確保回答內容符合人類價值觀,擅長處理需要大量閱讀和分析的長篇內容。 |
Llama | Meta(原Facebook) | 採用開源設計,讓企業可以自由修改和客製化,更容易部署在自己的系統中。 |
通義千問(Qwen) | 阿里雲 | 具備龐大參數規模並支援多語言生成,能精準理解對話脈絡,並結合廣泛知識與程式能力,適用於多元場景。 |
LLM 是什麼技術?揭密背後的深度學習與神經網路架構
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核心技術建立在深度學習的基礎上,具體來說,是一種稱為 Transformer 的神經網路架構。Transformer 是由 Google 團隊於 2017 年提出的模型設計,它最大的特點在於可以同時處理整段文字,並透過「注意力機制(Attention)」掌握詞語之間的關聯,讓模型能更精準地理解語意與上下文。
與早期依賴逐字處理的模型不同,Transformer 架構大幅提升了語言理解的效率與準確性,也為之後的大型語言模型奠定了基礎。再加上因果語言建模(Causal Language Modeling)技術的運用,讓模型能根據前文預測最有可能出現的單詞,具備主動產出內容的能力。
換句話說,LLM 不只是儲存資訊的工具,更是一個能理解語意、掌握語境並主動生成內容的語言專家,這正是它能深入各種產業應用、帶來創新突破的關鍵!
LLM 訓練模型怎麼進行?從預訓練開始的 3 大階段介紹
您可能會好奇,像 ChatGPT 這樣的 AI 是怎麼「學會」這麼多知識並回答問題的?其實,LLM 模型訓練的過程可分為 3 大階段,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與策略,並攸關模型能否具備良好的語言理解與應用能力。以下將逐一說明這 3 個核心步驟:
預訓練(Pre-training)
在預訓練階段,會先使用大量公開文字資料,如維基百科、網頁內容、書籍等,讓模型學習語言的基本結構與邏輯,使其具備基本的閱讀理解與句子生成能力。
微調(Fine-tuning)
LLM 模型訓練中的微調階段其實就是幫 AI 找到自己的「專業定位」。一開始的 AI 就像剛畢業的新鮮人,什麼都略懂但不夠深入。在微調這個階段,就會針對特定任務提供該領域的大量專業資料,讓 AI 模型深度學習領域內的專業術語、溝通模式與思考邏輯,以提升它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準確性與實用性。
增強式學習(RLHF)
這是LLM 模型訓練過程的最終階段,主要是結合人類的判斷來優化 AI 的回答品質。系統會收集人類對於不同回答的偏好,讓模型了解哪種回答更好、更適當。這個過程能大幅提升生成內容的準確度、自然度與使用者體驗,也是目前讓 AI 變得更聰明、更貼近人類需求的關鍵技術!
這三大訓練步驟讓 LLM 不只具備語言理解與生成能力,也能根據不同任務需求持續優化,進而應用在客服、教育、醫療、程式撰寫等各種場景中。這樣的模型擁有強大的語言處理能力與多語言應對潛力,展現出極高的靈活性與實用價值!
不過,想訓練出一個成熟的 AI,所需的成本與資源也相當驚人。除了對計算能力與硬體設備的極大需求,更棘手的是訓練資料的品質控制問題!一旦資料來源有缺漏或偏差,AI 就可能學到錯誤的知識,產生有偏見的回答或不實資訊。這些都是當前 AI 技術發展過程中需要努力克服的重要挑戰。
LLM 應用場景解析!生活中常用的 5 種情境
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已不再侷限於簡單對話,隨著技術進步,LLM 其實早就默默走進各行各業,幫助企業節省時間、減少人力成本,甚至大幅提升整體服務品質。以下整理幾項 LLM 應用情境,協助企業掌握導入方向:
智慧寫作工具
無論是撰寫履歷、自動生成 Email、整理會議記錄,甚至是製作商務簡報,LLM 都能大幅減少文字處理時間,讓您更專注於內容本身,而不是格式與措辭。
語音與翻譯助手
結合語音辨識與文字轉語音(TTS)技術後,LLM 能即時理解語音輸入、進行多語言翻譯,並以自然語音回應。無論是在旅遊問路、處理客訴、或參與國際線上會議時,都能提供即時、流暢的溝通支援,讓跨語言交流變得更簡單!
學習輔助
LLM 亦可應用於教育領域,成為學生的智慧型學習夥伴。透過互動式提問,AI 能協助理解抽象概念、彙整學習重點,甚至是扮演老師等角色,提供更個人化的學習引導。
自動摘要與資訊整合
面對龐雜資訊,如新聞、研究報告、白皮書等,LLM 可快速讀懂重點並生成重點摘要,讓用戶在短時間內掌握重要資訊,提升處理效率。
智慧推薦
結合自然語言理解能力,LLM 能夠分析用戶的評論、搜尋關鍵字和互動行為,為電商、影音、社群等平台建立更智慧的推薦機制。這種技術不只能推薦相似商品或內容,還能理解使用者的潛在需求和偏好,提供更多元、更符合個人口味的資訊,有效提升用戶滿意度和平台轉換率!
企業導入 AI 案例分析:成功的背後關鍵一次看懂
AI 技術快速發展,讓不少企業紛紛投入數位轉型,但實際成果卻各有差異。本段落整理了 3 個企業導入 AI 案例,讓您一次看懂成功與失敗背後的關鍵:
#成功案例一:宏庭科技助攻 Q Burger,打造智慧餐飲新模式
台灣連鎖早餐品牌 Q Burger 在疫情期間營收不僅沒有萎縮,反而逆勢成長,成功秘訣就在於早期便投入數位轉型!透過與宏庭科技的合作,Q Burger 運用 Google Cloud 平台建立了完整的智慧餐飲數據體系,將全台超過 370 家門店的營運數據進行整合分析,線上訂單比例更突破 60%。
然而,隨著門店快速擴展,Q Burger 面臨數據分散、維運成本高與資安等挑戰。宏庭科技協助 Q Burger 建構雲端基礎架構,將 POS、會員平台、外送與第三方支付等系統整合至 BigQuery,並透過 ETL 工具進行數據清洗與轉換、打造數據中台;更結合 BigQuery 與 Looker,即時分析銷售數據,快速制定商圈差異化策略,以數據輔助展點決策。
在顧客體驗方面,Q Burger 導入輿情分析系統,自動收集與分析 Google Maps 評論。透過 Vertex AI 的情感分析快速辨識顧客最關注的議題,並將評論濃縮為摘要,再由 Cloud Run 支援前端即時更新結果。最後,再運用 Gemini 1.5 Pro 訓練生成式 AI 自動回覆評論,在提升回覆效率的同時,也確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!
在宏庭科技的協助下,Q Burger 成功將數據驅動決策與 AI 技術落地應用,實現餐飲業從傳統勞力密集到標準化、智慧化的轉型,成為數位餐飲的典範!
#成功案例二:遠東商銀導入 LLM 輿情系統,成功降低人力成本與平均處理時間
在生成式 AI 正加速金融業數位轉型的浪潮中,遠東商銀個人金融事業群數據智能團隊與宏庭科技攜手合作,成功導入以 Google Cloud、LLM、Vertex AI 與 BigQuery 打造的「AI 輿情分析」系統,為金融業創造了安全與創新的雙重典範。
傳統的輿情蒐集往往依靠人工,耗時且資訊片段化,難以即時掌握市場動態。遠銀藉由新系統,全面整合新聞、社群、論壇與政府 open data 等公開來源,並利用 Vertex AI 大型語言模型 進行情感與語意脈絡判讀,精準區分消費者對金融產品的正負面情緒,使遠銀能快速洞察熱門議題、投資趨勢與競品聲量變化。
這項專案的另一個亮點在於「不涉客戶個資」。系統完全基於外部公開資料設計,符合金融業合規與資安要求,同時仍能發揮高度商業價值,使遠銀得以精準鎖定潛在客群、優化行銷策略。宏庭科技憑藉其 Google Cloud Security 認證與產業經驗,設計出兼顧資安、合規與創新的方案,展現生成式 AI 在金融領域「安全落地、創新驅動」的新典範!
#成功案例三:知名金融機構攜手宏庭科技,打造智慧客服 AI 平台
在數位金融浪潮下,某知名金融機構希望透過 AI 提升客服效率,卻面臨 FAQ 分散、維運效率低與合規風險的挑戰。為此,他們與宏庭科技合作,導入 Google Cloud Platform (GCP),打造專屬的智慧客服「AI 大腦」!
專案以官方網站自動化爬蟲與 FAQ 資料結構化自動同步為基礎,搭配 Conversational Agent 與 Datastore RAG 架構,讓平台能快速理解問題並回應,大幅提升處理效率;同時引入 Model Armor 與 Apigee X,確保模型運作安全並符合金融監管要求。
在基礎建設上,透過 GKE 容器化部署與 Shared VPC 強化安全性與彈性,讓系統在高併發下依然穩定並具備擴充能力。最終,該機構成功建構一個高效、安全、以客戶為中心的智慧客服平台,不僅提升數位服務力,也大幅增進客戶滿意度,成為金融業 AI 導入的關鍵突破!
打造專屬 AI 解決方案,宏庭科技陪您踏出 AI 轉型第一步
在 AI 技術不斷進化的今日,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再是「是否導入」,而是「怎樣快速導入並看到實際效果」!宏庭科技深刻理解企業的挑戰,建構了完整的一站式 AI 服務,提供涵蓋諮詢、建置、訓練、維運的全方位 AI 解決方案,協助企業善用 Google Cloud AI 平台,從開發到上線一氣呵成,加速創新想法的實現。
宏庭科技的優勢體現在深厚的技術整合實力和豐富的實戰經驗上,不僅能將 Vertex AI、Gemini、Veo 3、Agent Development Kit 等功能迅速部署於企業場景中,更能依照產業需求設計出貼近商業目標的應用邏輯,大幅降低技術導入門檻。就算是完全沒有 AI 經驗的企業也不用擔心,宏庭的專業團隊會全程協助,確保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執行方向。
宏庭科技已經成功服務眾多不同領域的企業客戶,幫助他們實現 AI 技術的商業價值,開啟嶄新的營運模式。如果您也希望找到專業且值得信賴的 AI 夥伴,歡迎聯繫宏庭科技,深入探索如何運用 AI 驅動企業的創新發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