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本月(7)初台灣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「金融機構作業委託他人處理內部作業制度及程序辦法」草案,本法自民國95年發布以來已是第三次修正,這次的修正內容主要是導入雲端的使用規範,民間也將其中第19條視作金融業上雲端的可以適用的條款。

不少金融機構早就開始進行將資料上到雲端的可行性評估,宏庭科技也曾經接洽過不少金融業的技術人員,希望了解什麼資料適合上到公有雲?上雲的程序還有可以帶來的效益是什麼?不過許多單位都因為主管機關尚未鬆綁法令,所以僅在諮詢參考的階段。

隨著雲端技術成熟,越來越多金融業者希望能夠將系統或資料上到雲端,像是:自始就大量上雲的王道銀行,但是受限於過去法規仍需要有一套本地地端的核心系統,如此備份就等於需要再多進行一道程序,法規通過後就可以免去這個步驟。另外,產業環境改變下,開放銀行與純網路銀行的理念可實踐性越來越高,不少銀行業也會考慮作出相對應的改變。

金融機構擁有的資料皆是與個人隱私高度相關的機密資料,因此需要最高等級的資安防護政策;同時,要處理高速成長的資料,企業也需要更強大的基礎設備,對於金融業來說GCP有六大特徵能夠解決其困境。首先,Google有台灣彰濱機房,在境內有資料存放的地點;另外,網路速度快、無須預付、彈性計費、持續優化技術、永續能源都是GCP能夠提升服務品質的特徵;最後,GCP的基礎設備能夠提供強大的運算能力,協助金融產業獲得分析成果。

在全球百大銀行當中HSBC和Google Cloud 有非常深入的合作,自2016年起HSBC即著手規劃將資料上到雲端做出更好的應用方式,至2018年底HSBC已經搬遷102PB的資料,過程中雙方的工程師團隊共同合作設計專屬於金融業的架構,HSBC也發現和Google合作得越深入、雙方更能夠共同製作完善的資安合作政策。回到台灣的狀況,當金管會開放金融產業資料上雲之後,許多相關業者會開始測試資料上雲與各種功能,金融圈也勢必因應這波改革而有更多雲端的規劃。

 

如果您有任何Google Cloud (GCP)雲端需求,請立即聯繫Google雲端服務頂級代理商宏庭科技。